科研 Lowland威士忌 以泥煤值及甜味值招徠
Text: LY Photo: 大渡宣彰
那天,拜訪銅鑼灣Wako Sake Bar的日本榮譽唎酒師Randy Au,向他請教日系清酒酒標,真的博大精深,算起來,我說威士忌的酒標就簡單及統一得多。不過,這次談這瓶來自Lowland的「科學」威士忌Ailsa Bay,就相當有趣。
首先,這瓶Ailsa Bay單一麥芽威士忌雖然來自Lowland,但卻不是Lowland的風味;其次,酒廠使用的科學方法並不是早年李超人投資的那支「分子威士忌」Glyph,24小時內以分子合成技術製成陳年威士忌,我跟不少蘇格蘭釀酒師聊過,他們對Glyph嗤之以鼻。明白的,一瓶優質威士忌,沒有經過人手用心釀製,怎說得過去?
新Lowland酒廠
Ailsa Bay成立於2007年,酒廠相當新,屹今只推出過兩款單一麥芽威士忌,但品牌靠山其實是格蘭父子William Grant & Sons,格蘭父子旗下產品酒友一定嚐過,包括Glenfiddich、The Balvenie、 Hendrick’s Gin、 Sailor Jerry Rum、愛爾蘭威士忌Tullamore Dew、Monkey Shoulder調和麥芽威士忌等等,梗有一款是你心頭好吧。這次要說的是在機場免稅店率先推出的Release 1.2 Sweet Smoke。
Ailsa Bay是格蘭父子Girvan蒸餾酒廠分支開的第四間蒸餾酒廠,Ailsa Bay強調是全球最先進的威士忌酒廠,由一群科學家製酒團隊,利用突破性技術與科學化精密蒸餾法釀製而成。Release 1.2 Sweet Smoke單一麥芽威士忌是全球率先採用甜味值與泥煤值科學管控系統釀製的威士忌,製酒團隊結合現代工程技術與格蘭父子家族百年承襲下來的傳統製酒工藝,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數據來調整酒款風味上的變化,開創出嶄新且無與倫比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於煙熏和甜香交織的酒體中尋找最獨特的微妙平衡。
PPM最科學
從瓶身酒標上可以看到,這款酒有着20 PPPM的泥煤值與19 SPPM的甜味值。一講到PPM,Islay酒友都知講泥煤值,簡單講這裏的PPPM代表peat parts per million數值,而第一個P化學代表為phenol(苯酚),指的是裝瓶前酒液裏的泥煤度,而S則代表Sweet甜度指標(據聞此指標由Glenfiddich首席調酒師Brian Kinsman獨創)。引進科學數據來控制酒體泥煤值及甜味值,Ailsa Bay單一麥芽威士忌都算是創舉。公開泥煤值的威士忌,全球只有Ailsa Bay及泥煤怪Octomore。
沒年份的Release 1.2 Sweet Smoke單一麥芽威士忌是這個酒廠的第二支威士忌,較第一版來得甜,甜味值從11 SPPM升到19 SPPM;泥煤值也從21 PPPM升到22 PPPM。這種將甜味與泥煤值完全數據化的作法,就是讓消費者能更輕鬆地檢視酒廠每一批的風味差異。
位於低地區的Ailsa Bay高科技蒸餾酒廠內設備多半為自動化操作,在規劃之初就有意讓它成為極具規模與先進的蒸餾廠,每年產能高達1,200萬公升。酒廠內的蒸餾器形狀風格以Speyside區的The Balvenie為藍本,使用鼓球形壺式蒸餾器。Ailsa Bay 也是全蘇格蘭唯一採用「微型熟成 micro-maturation」所製成的威士忌;將蒸餾出的新酒先注入同為格蘭父子旗下Hudson美國波本威士忌使用過的Baby Bourbon 小型橡木桶中陳放約6至9個月,這是一種只有2加侖容量的橡木桶,就如前幾年造成話題的Quarter Cask(1/4桶)一樣,都能達到快速熟成的效果。講得好似好威水,其實法國干邑也有如此釀法的。
仿效日本威士忌
格蘭父子蒸餾廠經理Stuart Watts表示:「目前業界中沒有其他威士忌如Ailsa Bay,在製酒過程中使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現代數據調整風味並結合傳統工藝,帶動威士忌的革新風貌。」而調酒師Brian Kinsman更仿效日本威士忌做法,未入桶前已讓不同批次的蒸餾威士忌先調配好,然後注入木桶陳釀,這點都算特別。
試酒,打開大酒塞,傳來燻過的石榴花和燒過的木頭煙燻香氣,爾後帶出一陣橡木的甜味、香草和蜜糖橘皮香氣。講到明泥煤值及甜值,入口是泥煤和香草橡木味平衡結合,迷人風味蔓延。在煙燻、水果及拖肥糖中,額外的熟成期使每一口酒都散發濃厚的燒橡木味。感覺還算可以的,概有煙燻及甜,餘韻當然是橡木甜味和泥煤乾燥香氣達成有趣的平衡及迴響。這只是第二瓶作品,但我更期待,第三瓶推出的Ailsa 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