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聽時 Seeing Sound, Hearing Time 感受坂本龍一迷失於時間的創作

Text: HAU

「請用所有感官去體驗這些作品。

請在這裏忘掉紛繁的都市時間。

請打開你的耳朵。

若這些體驗能化為記憶留存於各位的心間,我將十分欣喜。」

這是坂本龍一在2021年時,為他在北京木木美術館舉辦的個展《觀音・聽時》(Seeing Sound, Hearing Time)寫下的寄語。原定的計劃是他要前往北京為籌備了幾年的展覽進行佈置,以及迎接開幕,然而一切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與疫情打亂了。

坂本龍一沒法到場,不過展覽還是如期舉辦了,帶來了他過去二十多年來的藝術創作。

再次談起坂本龍一,或許是因為剛過去不久的聖誕節,讓我們想起了他的那首《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又或許是因為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正在舉辦他的個展《觀音・聽時》,將大家的思緒重新帶回那個用生命在創作的世界。

展覽的命名《觀音・聽時》其實取自於坂本龍一與哲學家大森莊藏於1982年的一場音樂與哲學的對談集。坂本龍一一直都很關注時間這個命題,他曾說過:「音樂是存在於時間之中的『時間藝術』。」在有限的人生中,他從未停止對音樂邊界的探索,也一生都在用音樂說話。但是,雄偉的大自然卻讓他徹底無言。而後,他的音樂不只是安分的存在於樂器中,還有取自於自然。

2008年,坂本龍一去了一趟格陵蘭,面對海水與冰山造成的風景與氣候,他一直都無法找到言語去形容。他將錄音工具放入了正在融化的冰川中,錄下了暖化下的流水聲;隨後,他又舉起錄音工具,錄下了呼嘯而過的風聲。這些來自大自然最純淨的聲音成了他的音符,沒有特別的修飾、不去操弄或加以組合,就這樣簡單的排列着,「我的嶄新音樂也逐漸成形。」

他用音樂記錄了世界,而自然與純粹成了他的作品其中一個元素。展覽中的其中一件作品——《你的時間》採用了受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海嘯洗禮的鋼琴。雖然災難讓它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與角色,而琴鍵敲下,已然不是我們熟知的音調,但坂本龍一卻認為這是「大自然調律的鋼琴」。

坂本龍一的創作中,帶來了很多音樂以外的思考,也帶來了不一樣的觀看角度。裝置作品《水的樣態1》由坂本龍一和高谷史郎共同完成,透過水的型態變化展現了自然環境。創作者從氣象衛星所拍攝的全球圖像中,抽取了部分地區的降水量數據,並將其數據轉化為實質的降雨量,重現地區的自然環境。而這些水滴也打破了原本平靜的水池,漣漪形成了視覺的聲音,在不斷變幻的頻率中,讓觀者開啟了與自然環境的對話。

除了取自於自然的靈感,作品《異步——空間脈動》(async–volume)或許就是那件最能貼近坂本龍一生活的作品。24台iPhone和iPad分別被置於牆上,周圍沒有光,只有那小小屏幕發出的光,遠遠看去,就像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窗戶。Zakkubalan沒有直接拍攝坂本龍一的身影,而是透過他的生活痕跡,包括他在紐約的工作室、客廳、庭院,還有家裏的擺設、花草、樂器等,拼湊出「坂本龍一」。觀者需要緩緩靠近才能聽見設備中發出的細微聲音,因此只能一次專注於一個「窗戶」裏所發生的事情,而在這過程中,周邊的其他因素也逐漸被弱化,讓你只安靜的沉浸在一個窗口所帶來的一些碎片與痕跡。

看坂本龍一的創作作品,會感受到時間的快與慢、停止與流動,也似乎真的會忘了時間的存在。隨着他的指尖劃過琴鍵,傳出那幽幽旋律就像是一縷細細的風,輕輕地縈繞在耳邊,悄然地走進心裏,留下久久不散的餘韻。坂本龍一的音樂,不僅僅是旋律的編織,更是他對生命的深刻感悟、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對社會的關懷。他用生命來創作,而我們或許也能透過他的作品,與音樂、藝術、社會相連接,去感受那些平時被我們忽略的細微感動與深層思考。

觀音・聽時|Seeing Sound, Hearing Time
地址: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3月30日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