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Philippe Dufour掏錢買的錶 初代鉑金A. Lange & Söhne Datograph機芯保養
Text: Yvonne Li(Founder of Y&N Watch Partners)/ Photo: Y&N Watch Partners
Philippe Dufour曾說過,最好的計時錶是德國製造的,那就是郎格的Datograph。據傳,Dufour自己掏錢買過的錶只有兩枚,一枚是勞力士,另一枚就是Datograph,而他擁有的就是非常稀有的第一代玫瑰金黑面Datograph。Dufour對Datograph的認可是從最專業角度的讚許和尊重。到底是甚麼力量使得這位站在製錶業金字塔頂端的男人為此動容?今天就借最近為我們工作室客人保養的一枚初代鉑金Datograph一探究竟。

從1994年有第一個構想到1999年正式推出,朗格以五年時間孕育了一枚超級經典的計時腕錶及其所搭載的L951.1機芯。而真正讓他站穩現代計時大佬地位的原因是,在朗格之前,未有一個頂級品牌真正擁有自己研發的計時機芯,比如勞力士使用的是真力時的改良機芯,即使百達翡麗、江詩丹頓之輩所使用的,也都是Lemania改造的機芯。

第二大創舉則是他的錶盤,有別於傳統計時小盤位於3點和9點,Datograph將兩個計時盤移到了4點和8點,可能在普通人看來不過是錶盤上的不同設計而已,但殊不知對於機芯構造而言,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對於整個傳統計時機芯的挑戰。無論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時今日,Datograph的錶盤設計穩穩踩在了每一代人的審美上。12點位的大日曆和兩個計時小盤組成完美的等腰三角形,每一個字,每一個圈和刻度都以黃金比例呈現,而這一切的設計都來自一位數學系教授Reihard Meis之手。不禁讓人唏噓,這個世上好像一切的藝術之美都源於數學啊!

雖然早聞L951.1機芯複雜且設計極具復古美感,但當真正上手並拆解時,才體會到一種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縱觀現代製錶業,在一個直徑不足40毫米的範圍內,將405個零件跌宕起伏地排構是何等的魄力,而這一切都竟是出自一位女性製錶師。雖然少了3/4夾板,但雕花的擺輪夾板、黃金套筒都展示着強烈的德國元素。螺釘擺輪、寶璣式游絲、鵝頸微調這些傳統的瑞士高級製錶元素亦一應俱全。
機芯採用傳統的水平離合計時系統更是給玩家和腕錶之間提供了互動的平台,從結構上說,垂直離合是一個結構更簡單高效的設計,但因為動作幅度和方向的原因,啟動計時的手感上少了很多樂趣。八柱配置的導柱輪讓計時啟動關閉時的手感更為絲滑。

再一個亮點是其分鐘累計指針是以瞬跳方式前進。要知道當時包括百達翡麗Ref. 5070在內的頂級計時錶款,分鐘累計指針都是滑行移動,而朗格採用專利的積分槓桿設計,前端的紅寶石爪,會與計時秒輪連動,當計時秒輪轉完最後一秒,積分槓桿的另一側勾爪,會瞬間勾動計時分針齒輪,因此計時分針能完美顯示正確時間。此外,在拆解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設計,在L951.1的發條盒上有兩個設計精巧的齒輪,可以完美地「掐頭去尾」截取傳出動力中最穩定有效的一段,這樣即使腕錶在首次上鍊時,我們也能即刻看到優秀穩定的擺幅。其實,無論是分鐘累計針的瞬時跳動,還是發條的恆定輸出,這些都是在古董錶中不難見的功能,而朗格的厲害之處即是將這些功能搬到了這更小的腕錶空間中。

在拆解機芯的過程中,我們看到Datograph的手工打磨幾乎覆蓋到了每一個零件,德國銀的夾板施以細膩的格拉蘇蒂波浪紋,大部分的夾板和結構件都有手工的倒角工藝,各種環形、豎形的拉絲工藝,鏡面拋光等等,讓我們的維修過程變成了一場極致的饕餮之旅。由於篇幅關係,我很難用有限的文字表達無限的讚美之意。

最後說回今天這枚錶的維修,客人送來時,腕錶走時不准,擺輪的轉動也肉眼可見得不穩定,檢查下來腕錶並無大礙,只需保養即可。在筆者看來,頂級的腕錶保養真的只是保養,因為其零件的精準度與穩定性幾乎不需要維修師傅花費太多的時間調整,只需要清潔、精準地點油、調校時間即可,這就是機芯裏自帶的優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