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之外的精彩 專訪TAG Heuer CEO Antoine Pin
Interview: 楊文翰 Text: Niko Chan

在今年Geneva Watch Days中,TAG Heuer散發着低調卻與往昔不一樣的魅力。這次展會,品牌再沒有如數月前日內瓦Watches & Wonders般將重心放在Formula 1之上,讓人有點始料不及。這次我們有幸與去年才執掌TAG Heuer CEO一職的Antoine Pin進行一場面對面的對話,就讓他親身為我們解答這一場「驚喜」。
被忽視的天文元素
今年再一次來到日內瓦之前,我們還一度以為這次訪談會聚焦於TAG Heuer與Formula 1的合作,畢竟一級方程式賽車今年正在慶祝誕生75週年,而今年也是TAG Heuer重返F1官方計時伙伴的歷史性時刻。但讓人驚喜的是,品牌卻選擇在Geneva Watch Days上推出TH-Carbonspring系列的兩款作品,以及Carrera Astronomer系列。
從賽車熱情轉向到太空探索以及碳游絲的研發,Antoine表示三者均是對品牌根源的致敬。「我們想慶祝的不僅是與賽車合作,品牌的歷史充滿驚奇與多元。我們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涉足太空競賽,為首批太空船和太空人提供裝備。」1962年,太空先鋒John Glenn曾佩戴一枚專為NASA「友誼7號」任務改裝的Heuer 2915A計時腕錶,於2月20日帶領太空船成功進入軌道,完成三圈環繞地球的壯舉,開創了瑞士腕錶探索太空的先河。今年,品牌為紀念這段傳奇,推出全新Carrera Astronomer月相顯示腕錶,致敬歷史與未來的交匯。
Antoine表示這份天文元素往往被忽略,而月相作為經典元素,這次就被他們以嶄新視角重新詮釋。「我們的原則是功能引導造型,所以這次選擇挑戰傳統月相,改用類似Carrera早期計時盤的放大呈現方式。該大型計時盤的設計,是因應開車時需要一眼掌握資訊的需求,這種哲學讓月相變得更有創意。」他還透露,未來會在不同形式中擴大這類元素:「凡是與時間測量有關的,不只是月相,如日期或長時段記錄,都會是我們探索的方向。我們專注於每一種形式的時間計量,致力於將傳統與創新結合,呈現出時間的本質。」
技術層面的加持




TAG Heuer對TH-Carbonspring碳纖維擺輪的研發始於十年前,TAG Heuer LAB團隊以九年的專注和決心,成功推出這一革新游絲。「游絲是機芯的心臟,提供測時的頻率,」他指出,這項發明可追溯到350年前的Christian Huygens時代。傳統合金游絲雖有彈性與穩定,但易受磁場干擾。「如今磁場無所不在,從手機到飛機,導致許多錶走時不準,人們往往摸不着頭緒。」約二十年前,一些公司聯手推出矽游絲,抗磁效果佳,但專利限制讓TAG Heuer無法輕易取得。
「十年前,我們的研發團隊決定尋找替代方案,選擇了碳,因為它有相近特質且不受磁影響。我們很快塑造出碳游絲,但首次推出時發現缺少防濕保護,導致長期失效,這是個教訓。」團隊花了五年時間,透過複雜塗層解決問題。「精度達到微米級,我們用能看見原子的顯微鏡工作,一根頭髮在鏡下都顯得龐大。」如今,這項技術應用在兩款首發系列中。「相較矽游絲,碳更輕,較不受重力影響,並擁有理想的等時性能。這會讓價格上漲,但能預期因為太複雜與昂貴,所以短期內也不會普及。我們會逐步將碳游絲應用到不同系列,而首先只應用在那些對精度和耐用性要求極高的款式中。」
探索多元面向
雖然Formula 1是重要支柱,但Antoine不只一次強調TAG Heuer遠不止於賽車。「賽車是我們DNA的一大塊,我們是官方贊助商,但我們已有Monaco與摩納哥大獎賽的連結,還有直接命名為Formula 1的系列。」他不願過度擴張這塊領域。「賽車是談論時間的一個平台,我們連結各種傑出表現,賽車或許是最耀眼,但不是唯一。品牌如今是紐約馬拉松的計時夥伴,還贊助網球手、高爾夫球員和田徑運動員。」這呼應着TAG Heuer新品牌概念 Designed to Win。「這關乎個人成長,不僅是賽車,也像馬拉松——那是與自我的對抗,數百萬人參與,超越自身極限。」他舉例,從衝浪到滑雪,從品牌大使們的游泳到高爾夫,都體現這精神。「你可以是學生、廚師或企業家,生活滿是挑戰,賽車很好詮釋,因為它融合技術,但理念更關鍵。」未來,他承諾會在多領域帶來新意,避免單一依賴,這份平衡讓我們對TAG Heuer的潛力充滿期待。
碳纖維革命

TAG Heuer推出了兩款經典腕錶——TAG Heuer Monaco和TAG Heuer Carrera,這是首批搭載全新TH-Carbonspring機芯技術的作品,完美融合了獨特設計與創新技術。



其中,Monaco Flyback Chronograph TH-Carbonspring,方形經典錶殼以39毫米黑色鍛造碳纖維,配相同材質的錶冠與按鈕,以及藍寶石水晶鏡面和底蓋,防水100米,堅韌到能扛住日常碰撞。錶盤用碳纖維打造,螺旋紋路呼應碳游絲,黑色凸緣配60秒刻度,三個小盤於3、6、9點鐘位置排列整齊,其中分鐘和小時計時盤用黑色蛋白石,時標和指針黑金色配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唯獨6 點鐘位置的小秒盤則用上黑金色指針;中央飛返秒針白亮醒目。

除了拋光鍍銠 TAG Heuer 標誌,錶盤上還印有「MONACO」、「FLYBACK」、「SWISS MADE」字樣。腕錶搭載Calibre TH20-60自動機芯,具備飛返計時和日期顯示功能,獲COSC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擁有80小時動力儲存,內藏碳纖維游絲,抗磁防震。腕錶搭配黑色橡膠錶帶,表面有織物壓紋和黑色縫線,並配有飾有TAG Heuer盾牌標誌的黑色DLC 2級鈦金屬摺疊錶扣,限量50枚,售價約$141,800。


而Carrera Chronograph Tourbillon Extreme Sport TH-Carbonspring則擁有直徑44毫米碳纖維圓形錶殼,流線形設計配有測速圈,並刻有「TACHYMETRE」字樣,具100米防水效能。黑色錶盤呈現螺旋碳紋,三個小盤位於3、6、9點,3點和9點分別為黑色蛋白石分鐘和小時計時盤,搭配黑金色鏤空指針和夜光時標。陀飛輪在6點的鏤空視窗中閃耀,黑金色圓環環繞其間。

錶盤設有黑色碳纖維立體時標、黑金立體琢面時針和分針,以及白色塗層的中央計時指針,均覆蓋白色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腕錶還標誌着拋光鍍銠的TAG Heuer標誌,以及「CARRERA」和「SWISS MADE」字樣。搭載Calibre TH20-61自動機芯,經COSC認證,具備65小時動力儲存。碳游絲不僅提升抗磁性和抗衝擊性能,還顯着輕量化,增強計時穩定性。腕錶配有黑色橡膠錶帶和黑色DLC 2級鈦金屬摺疊錶扣,限量50枚,售價約$333,700。
月亮女神三部曲




此外,TAG Heuer Carrera Astronomer系列新登場的三款作品,就展示了一份品牌少有的天文的浪漫。新作的特大月相顯示設計極具創新,能同時展示月相和月齡。位於6點的月相盤,以纖細的雙箭頭和七階月相插畫組合,取代了傳統的大比例設計,呈現出更為詩意的月相變化。月相的實時形態位於上半部,下半部則清晰標示從新月到滿月的各個階段,如「New」到「1QTR」等。這個旋轉盤每日在淩晨1點與真實月運同步,準確地以29.5天的週期重現天文現象,讓使用者隨時掌握月相動態。


三款新作均採用39毫米不鏽鋼錶殼,防水100米;搭載Calibre 7自動機芯,4 Hz擺頻,動力儲存約50小時。當中第一款銀黑錶盤版本,銀色太陽紋錶盤,黑色凸緣60秒刻度,6點小盤用黑色旋轉盤秀月相,細粒紋外圈標示周期,時標和指針鍍銠配綠松石夜光。售價約$37,950。限量500枚的綠松石版本,錶盤銀色磨砂,6點深灰月相盤,綠松石夜光點亮指針和指示,灰色皮帶柔軟舒適,售價約$36,300。而玫瑰金版本同樣限量500枚,錶盤銀色紋理,凸緣和時標18K 5N玫瑰金鍍層,6點銀色月相盤外緣玫瑰金,指針玫瑰金配白夜光。不鏽鋼玫瑰金鏈帶售價約$57,550。而三款腕錶翻至錶背,均能見到刻有天文台浮雕,向宇宙的靈感致敬,並配有勝利桂冠,象徵着週年卓越和永恆的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