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長氣 腕錶動力儲存爭霸戰

Text: 黑咪

雖然沒有任何東西是真正永恆的,但人類總是想將美好的東西,留得愈長久愈好。在機械腕錶中,品牌除了追求準確至千分之一秒的計時,也追求持久的動力,由standard的3日、到7 / 8 / 10日動力儲存都不夠,甚至帶來動力儲存長達20 / 30 / 40 / 50 / 60日的腕錶,齊齊鬥長氣!

動力儲存(Power Reserve)是指機械腕錶動力耗盡之前其內部儲存的能量,也即是腕錶在完全上鍊後可以運行的時間。所有機械腕錶,無論採用自動上鍊還是手動上鍊機芯,均是由主發條提供動力,發條在上滿鍊後在發條盒內緊緊捲起來,儲存能量。上滿鍊後,發條會開始穩定地鬆開,釋放固定的能量來驅動齒輪、指針、日期和其他功能。當發條完全鬆開時,即動力已經耗盡,腕錶便會停止運行,直到再次上鍊才會回復走時功能,故主發條的長度與腕錶的動力儲存量有直接的關係,發條越長動力儲存時間便越長。

為了令腕錶有更長動能,不同的機芯會有不同設定,例如配備多於一個發條盒和發條。以往坊間最基本規格的腕錶,一般約有40小時左右的動力儲存,但近年不少品牌也推出至少具備3日動力儲存的腕錶。以3天作為動力儲存「限期」的原因,是假設用家在周五下班除下腕錶後,一直將腕錶閒置在家中,到周一上班時再次戴上腕錶時,腕錶仍然有足夠動能運作,並顯示正確時間,讓用家無需重新調校時間,只需要手動上鍊或戴在手上隨動作自動上鍊,就可以繼續使用。

無論是自動上鍊腕錶和手動上鍊腕錶,均配備了不同的安全裝置,以免主發條過度捲緊。例如在自動腕錶上,主發條的末端會裝有一個特別的滑動離合器,當腕錶上滿鍊時,上鍊齒輪就會從主發條上脫離以免進一步捲緊發條令發條斷裂。

雖然一枚腕錶的動力儲存長度,對於走時的精準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理論上動力儲存愈長的腕錶,其發條釋放能量會較為平均(當發條上滿鍊時的能量較多,接近無鍊時能量較少,釋放的能量會有分別;發條中段釋放的能量最為穩定)。而且一枚機芯再精準也好,也需要有足夠動力運作顯示時間才有意義,故不少高級製錶品牌也會挑戰推出一些能量儲存極長的錶款,以顯示品牌實力,所以近年愈來愈多品牌製作動力儲備由半個月到兩個月的「長氣」腕錶!

18 Days:Rebellion 拉桿上鍊

長動力儲存腕錶並非大型品牌的專利,不少獨立錶廠也嘗試以自家方式製作長氣腕錶。Rebellion在2022年推出T-500長動力腕錶,搭載擁有6個串聯發條盒的手動上鍊機芯,提供450小時(18.75天)動力儲備,機芯複雜的立體結構令人印象深刻。腕錶的鈦金屬錶殼尺寸為43 x 47.5 x 11毫米,錶殼側面經過鏤空處理,展示垂直齒輪結構與蜂窩形裝飾。機芯正中間是兩個平行數字滾輪,左側顯示小時數字,右側顯示分鐘數字,6時位置設傾斜式擺輪。6個垂直發條盒對稱排列在兩旁,每個發條盒均雕刻汽車輪胎花紋,顯示品牌與賽車運動的緊密聯繫。這枚機芯的上鍊方式非常特別,透過拉動錶殼外側的整合式上鍊桿為發條充能(感覺有點像打開和關閉車蓋一樣),上鍊過程手感流暢,簡單直接。

22 Days:Bovet 雙面設計逆時秒針

一般的長動能儲存腕錶的功能也是較為簡單,以減低腕錶的耗能,延長其運作時間。但凡事總有例外,Bovet的Amadeo腕錶一向以可變身為小桌鐘、懷錶和雙面腕錶的設計而聞名,其配備6項專利註冊,包括平衡擺輪、雙面陀飛輪、同軸反向雙秒針、三維立體齒輪、球狀差速齒輪上鍊軸的Fleurier Braveheart陀飛輪腕錶,便擁有長達22天動力儲存。腕錶的第一面設有一枚偏心時針、一個可160°轉動的分鐘盤和三枚每20秒輪替走動的秒針;第二面同樣配備偏心時間顯示盤,時、分針依傳統設計置於其上,突顯陀飛輪美態。特別一提的是其中一面的秒針被調校至逆時針方向運行,令兩面的秒針均能準確顯示時間。

31 Days:A. Lange & Söhne 長動力腕錶始祖

說到其中一個最早推出長動力儲存腕錶的品牌,不能不數到A. Lange & Söhne。腕錶的名字簡單直接,就叫做Lange 31,代表其長達31日的動力儲存。品牌早在2007年已首次推出Lange 31錶款,但當時連「3日鍊」腕錶亦未成為業界平均標準(後來越來越多品牌推出8日鍊、10日鍊也是後話),所以可以說此錶正是長動力儲存腕錶潮流的推動者。Lange 31擁有雙發條盒以及兩條各長185厘米的發條(一般發條約50厘米),提供744小時(即31天)的動力儲存時間。錶背機芯中央的超大發條盒特別吸睛,左上角加設一鑰匙上鍊孔,以鑰匙為錶款上鍊。特長的發條在滿鍊與動力耗盡前的扭力相差極大,故機芯的6時位置還設有一個恆定動力裝置,以確保動力釋放平穩,走時表現更穩定。

40 Days:Haute-Rive 由懷錶到腕錶

雖然說長動力儲存腕錶是近十多年才冒起的趨勢,但在懷錶年代也有不少長動力設計。獨立製錶品牌Haute-Rive創辦人Stéphane von Gunten曾在多家頂尖腕錶品牌服務近20年,他的曾曾祖父Irénée Aubry在1887年曾受瑞士汝拉州委托,開發一款單次上鍊即可運行40日的懷錶,送給當時天主教教宗良十三世。Stéphane創立的品牌就延續家族製歷史,以長動力儲存功能為品牌特色。其製作的Honoris I是只靠單一發條盒儲存長達至少1,000小時(約41天)的飛行陀飛輪腕錶。長達3米的發條游絲在捲好後直徑幾乎佔據整個主機板,為了增加上鍊的效率,腕錶利用扭矩更大的轉動錶圈以逆時針方向上鍊,大約轉動60次便能為1,000小時儲能上滿鍊。腕錶搭載的HR01機芯以2.5 Hz的較低頻率運行,耗能較低。12時位置的大型齒輪呼應40日動能懷錶的機芯設計,2時位置的按鈕用於設定錶冠用作上鍊或調校時間的功能。

50 Days:Hublot 跑車引擎靈感

2013年Hublot跟Ferrari合作推出了MP-05 LaFerrari腕錶,當時是錶壇史上最長動力的50日鍊腕錶。腕錶的6時位置垂直陀飛輪,框架尺寸達到14.55毫米,比一般陀飛輪尺寸明顯大得多。一般來說,陀飛輪裝置愈大愈耗用動能。品牌在設計腕錶時以馬力達963匹的限量車款LaFerrari為靈感,在腕錶中用上總共11個發條盒,製作出總計達50日的強大動儲存力。總共637枚零件的機芯完全由品牌開發生產,11個發條盒置如腕錶正中,動力儲存顯示設於錶盤左方,小時、分鐘顯示則在錶盤右方,均以轉動的圓桶顯示。圓桶以黑色與紅色的陽極氧化鋁製成,呼應Ferrari的紅色元素。腕錶12時位置的錶冠以鈦金屬內嵌碳纖維插片作為原料,需以迷你電動鑽頭轉動發條上鍊。

65 Days:Vacheron Constantin 雙頻萬年曆

對於一些特定腕錶功能例如萬年曆來說,如機芯動力不足令腕錶停下來,之後再重新調校各個顯示是一件複雜的事情。Vacheron Constantin在2019年發表的Traditionnelle系列Twin Beat萬年曆腕錶便針對此問題而設。腕錶設有高頻活躍模式和低頻靜待模式,分別由兩枚不同擺頻的平衡擺輪運作。位於8時位置的按鈕可讓佩戴者根據需求在兩種擺頻間輕鬆切換。佩戴腕錶時將腕錶調至高頻活躍模式,該模式下擺輪振頻為5 Hz(即每小時36,000次),動力儲存可達4天,錶盤上會如常顯示小時、分鐘、日期、月份、閏年周期和動力儲存;若腕錶將長時間擺放,用家可將它切換到低頻靜待模式,第二擺輪的機芯振頻為1.2 Hz(即每小時8,640次),腕錶動力儲存能大幅延長至至少65天(比兩個月還要長!),而在此期間,時間及萬年曆顯示依然會正常運作!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