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方寸承載萬年 江詩丹頓Overseas超薄萬年曆全新登場

Text: Maria Leung

時計功能當中被視為最複雜裝置之一的萬年曆,不僅是機械工藝的巔峰,更象徵人類對時間的深度掌握。江詩丹頓早在19世紀末便開始探索萬年曆的奧秘,並展現其在微型機械領域的卓越造詣。從首款天文台懷錶到融合東西方曆法的創舉,品牌以萬年曆功能書寫出一段段關於精準、藝術與文化的傳奇。如今,兩款全新Overseas超薄萬年曆腕錶再度登場,不僅延續了這份傳承,更以現代美學重新定義何謂「永恆美學」。

萬年曆是一項極為複雜的時計功能,能自動識別大小月、閏年變化,無需頻繁調整,讓佩戴者輕鬆掌握時間的節奏,仿如一部微型機械計算機,精準捕捉曆法的奧秘。江詩丹頓首款萬年曆懷錶誕生於1884年,融合天文功能,反映出江詩丹頓早期對天文學與精密計時的高度重視。此時計現屬於私人收藏,是品牌歷史中極具代表性的里程碑。自此之後,江詩丹頓不斷在萬年曆技術上推陳出新,從傳統機械結構到現代高效能機芯,皆展現出其對製錶藝術的執著。

屢創錶壇紀錄

品牌對萬年曆的追求,從未止步於傳統。品牌不斷以創新技術挑戰極限,將萬年曆與其他複雜功能結合,如報時、計時與天文顯示,成為高級製錶的領軍者。萬年曆的核心在於其「記憶」機制,能處理曆法的不規則性:在2100年前無需手動調整,僅在非閏年世紀需微調。這要求製錶師設計精密的齒輪系統,江詩丹頓憑藉悠久傳承,總能在纖薄機芯中實現這一壯舉。近年來,品牌就以數款陀飛輪腕錶創下製錶紀錄:2017年,Les Cabinotiers閣樓工匠Celestia Astronomical天體超卓複雜3600腕錶面世,錶盤融匯23項基本天文複雜功能,成為現代天文腕錶的典範之作。2019年,Traditionnelle雙振頻萬年曆腕錶,憑藉佩戴者可自由切換的雙振頻和長達65天的動力儲存,在製錶界掀起變革。2024年,Les Cabinotiers閣樓工匠The Berkley超卓複雜功能懷錶再次拓展複雜時計的界限,配備63項複雜功能,其中包括世界首創的中國曆法萬年曆、天文曆和格里高利萬年曆。可見萬年曆已成為江詩丹頓輝煌歷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並為經典寫上現代詮釋。 

Overseas兩大新作

在延續複雜功能傳統的同時,江詩丹頓亦致力於將萬年曆融入現代生活美學。兩款全新Overseas超薄萬年曆腕錶,正是品牌在技術與設計上取得平衡的代表作。這兩款腕錶分別採用18K白金與18K 5N粉紅金材質,以馬耳他十字為設計靈感,融合運動風尚與優雅,完美詮釋探索精神。白金款腕錶配備勃艮第紅漆面錶盤,搭配同色月相盤與白金指針,展現低調奢華的現代風格。粉紅金款則採用同色調旭日紋緞面拉絲錶盤,搭配粉紅金月相盤與指針,散發溫潤典雅的氣質。腕錶配備快拆錶帶系統,並附有橡膠與皮革錶帶,讓佩戴者可隨心切換風格,兼具運動風與高級感。

錶殼直徑41.5毫米,搭載品牌自家製的1120 QP/1超薄自動機芯,厚度僅4.05毫米,卻能容納萬年曆、月相、小時與分鐘顯示等功能,直至2100年才需手動調整,展現微型化工藝的極致。機芯由276個零件組成,擺頻為2.75Hz,動力儲存約40小時。透過藍寶石底蓋可欣賞22K金質擺陀,飾有風向玫瑰羅盤圖案,象徵探索精神,以呼應Overseas系列的旅行主題。兩款腕錶均獲日內瓦印記認證,確保品質卓越。

江詩丹頓的萬年曆腕錶不僅是時間的載體,更是藝術、文化與技術的結晶。從1884年首款懷錶到2024年融合三曆法的懷錶,再到當代風格的Overseas腕錶,萬年曆功能已深植於品牌的製錶基因之中,成為江詩丹頓不斷重新詮釋的經典符號。不難想像,品牌將繼續以創新精神與精湛工藝,拓展複雜功能的可能性,推動製錶藝術前行,詮釋永恆的時間哲學。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